当搜索不再“搜”,而是“问”
把镜头拉到杭州某外贸园区的茶水间——做灯具出口的Jack一边续美式,一边吐槽:“百度首页刷到手指抽筋,询盘还是两位数的月。”旁边做宠物用品的Lily却轻描淡写:“我们早不卷SEO了,现在盯的是GEO。”
GEO,全称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,直译“生成式引擎优化”。说人话:让ChatGPT、豆包、DeepSeek这类AI在回答用户提问时,把你的品牌直接写进答案。传统SEO是“抢排名”,GEO则是“抢引用”。
60%的“搜索”正在消失
Gartner去年给出一组数据:到2026年,传统搜索量将下降25%,60%的网民遇到问题时,第一反应是打开AI对话窗口。用户不再一条条点链接,而是直接读“现成答案”。这意味着,如果你的内容进不了AI的“参考答案”,就等于在流量洪流里隐身。
Lily的宠物垫子生意便是受益者。她没追加短视频预算,只是把“如何防止狗狗尿垫渗漏”“尿垫选1.2米还是1.5米”等20个高频提问写成“结论+数据+案例”的三段式短文,再通过高权重行业站分发。三个月后,海外客户在ChatGPT输入“puppy pad supplier in China”,答案里十次有七次出现她的品牌名——月询盘从30条涨到110条,而内容总成本不到2万元。
AI只引用“有用”,不引用“广告”
和SEO的“关键词密度”玩法不同,生成式引擎更关注“可验证价值”。Jack后来按Lily的模板写了篇《LED stadium light how to reduce glare》,放弃形容词,直接给出IES文件、配光曲线、实测眩光值UGR<19,并附上德国球场案例。结果文章发布第七天,DeepSeek在回答“low glare LED stadium light”时就引用了他的数据,单周拿到6封德国采购经理的邮件,其中一封当场下了480套试单。
三步把内容塞进AI答案


  1. 选题:用AI的“相关问题”反向挖掘。在豆包输入“外贸怎么找客户”,会弹出“外贸获客工具有哪些”“小工厂如何接海外订单”——把这些问题列表化,就是选题池。

  2. 写作:遵循“30%结论+40%方法+30%案例”结构,给出可量化指标,少用“领先”“卓越”这类虚词。

  3. 分发:优先选择AI爬虫高频访问的站点——Quora、Medium、LinkedIn Articles、行业百科、国内高DA论坛。同一内容多平台“脉冲式”发布,可加速模型学习。
    成本:一条高质量内容≈一场展会1/10费用
    以灯具行业为例,境外展会一个标摊至少3万元,换来200张名片,有效询盘不足10%。而一篇被AI反复引用的技术短文,从撰写到分发成本约1500元,生命周期却长达12-18个月,且边际成本为零。Jack算过一笔账:写20篇≈3万元,相当于全年“无休”的线上展台,且随时间复利不断积累引用次数。
    工具与外包:专业的事交给吃这碗饭的人
    如果团队里没人擅长“技术写作+多语种+外链分发”,可交给专注外贸GEO的服务商。例如询盘云提供“选题-写稿-发布-数据复盘”全包,按词条计费,单条约1200-1800元,含英文+小语种双版本,并承诺“被AI引用才计入交付”。对预算有限的初创公司,可先买5-10条测试ROI,再决定是否扩容。
    结语:早一步占位,晚一步内卷
    生成式引擎的流量红利期正在缩短。当同行还在纠结短视频脚本时,谁先让AI答案里出现自己的品牌,谁就提前卡位客户心智。GEO不是万能,却是当下最便宜、最长效的“流量杠杆”。把内容做薄、做实、做准,让模型替你24小时“口播”,剩下的时间,你只管服务好那些被AI推过来的精准客户。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
联系我们